站长/总编:郭珺执行总编 :姜柏年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散文

散文

党家村——村舍儒家传统文化的精神家园

2017/3/15   来自:韩城作协网   点击:1177 

                                            党家村——村舍儒家传统文化的精神家园

  马晓蕾

陕西韩城党家村集儒家传统文化与明清村舍建筑之大成,是“东方人类古代传统居住村寨的活化石”,更是村舍儒家传统文化的典范,可以说党家村是黄土高原儒家传统文化精神的世外桃源。

    走进党家村,犹如走进精巧的建筑艺术宝库。古老的石砌巷道,形式多样千姿百态的高大门楼,那考究的上马石,庄严的祠堂,那挺拔的文星阁、神秘的避尘珠、还有那华美的节孝碑与布局合理的四合院,无处不彰显着中国传统民居高超建筑技艺。特别是那与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珠联合、交相辉映的精巧门额木雕砖雕与壁刻家训无处不闪耀着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光

 请看!门楼两侧美观的砖雕头,有琴棋书画、梅兰竹菊、鹿兔象马,虎牛麒麟甚至几何图案、万字拐、八卦图等等,包容万象,内容非常丰富。

你瞧!大门内的砖雕照墙,有“鹿鹤同春”、“封(蜂)候(猴)挂印、“五福(蝠)捧寿”等等,有的则一个大“福”字或大“寿”字,主题画面题材多样。这些建筑艺术,凝聚着一种潜在的乡村文化力量,其间活跃着的文化灵魂就是我们中国的儒家文化。

再看院中的家训砖雕,内容多为道德修养之类,文化气氛浓厚,像这样把现实生活起居的空间拓展到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不仅有美化建筑空间,还具有跨时空对后代人进行教化的功能。党家村家训传扬儒家文化的形式与众不同:一是雕刻在墙壁或门额上,让子弟时时得见,耳濡目染;二是语言比较通俗,让稍通文墨的家中妇孺老少,都能比较容易理解接受;三是家主在建造房屋时,依据自己的阅历体悟,强调了博大精深的儒学体系的某一方面,简明集中。以在房屋的位置划分,党家村的家训可分为两部分:一为镌刻在砖墙上的对联,镌刻位置通常是,个性突出的四合院上房屏风门外边,廊下两侧山墙内墙上,以及上房左右两间所对的厢房山墙外墙上;二为门额上简约的箴铭类题字,这类题字每座院落大门门额上必有,院内又有扇屏门、洞门的,门额处也有。

党家村的门额题字,或木雕或砖刻,名家书写,相当讲究,让人赞叹不已。从内容上看,大致有炫宗耀祖、伦理道德、理想追求三类。诸如进士第、世进士、 明经第、登科、文魁、太史第、世科第、忠恕、富德居、孝慈、和为贵、受益、树德第承天休、天赐吉祥、居之安、耕读第等,反映了主人的政治地位、文化修养和精神面貌;曾取得过功名的,题的大多是“进士第”和“登科”等; 用家训表明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的,则如“耕读”和“忠信”等; 用家训表明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的,则如“耕读”和“忠信”等;而做官的人家则题些希望子孙后代官运亨通的家训如“承天休”和“太史第等。时至今日,韩城人对门楼的建造仍很重视,甚至没有四合院布置、不建门房的住宅,也在入口处高高耸立起精湛的门楼。

党家村偏于黄土高原一隅,没有北京皇城的威严,没有丽江古城的婉约。幽雅别致、装饰考究、文化深厚的四合院不仅是党家村人繁衍生息之所,更是陶冶身心、修身养性的灵魂之处。几百年来,党家村名人辈出,但无论是显赫世家,还是商贾文人,都将这些饱蘸儒家传统文化的人生教益铭于心,传于。几百年来,党家村人在这个宁静的世外桃源,抱着家族的理想,用传统的儒家文化自严、自约、自治地建设家园、培养子孙。

悠悠百年,党家村就像一位睿智的老者,站在历史长河中,用建筑上的家训,无声教诲教化启迪着后代子孙。当今的党家村,更是成为了中华传统民居的瑰宝,成为世人心向往之的精神桃源,不仅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后人身体力行着前辈人的精神,更向韩城、向陕西、向全国全世界传播着儒家文化的精髓,传扬着历史文化名城韩城的道义和精神。

更多>>

站内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