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总编:郭珺执行总编 :姜柏年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散文

散文

西庄,我的家乡

2017/4/4   来自:韩城作协网   点击:1379 

 西庄,我的家乡

高小梅

师傅孙益纯如流水般的文字总能够触动我的神经。我想说的是:西庄这个名不见转的小镇,虽不是生养我的故乡,却囊括了我从2000年来韩城至今十七个年头的所有光景。

记得刚来韩城那会儿,姑姑第一次带我去西庄,大概是刚摘完花椒的缘故吧,街道上一派繁荣景象,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小吃摊前姑姑端在我面前的那碗韩城馄饨,花花绿绿的配菜和馄饨精巧的模样让我立马食欲大增,可真正吃了一口之后心里就犯嘀咕:老天!这就是韩城馄饨?这世上居然还有这么难吃的饭吗!于是,馄饨就成了西庄给我的第一印象。

尽管如此,我还是留在了韩城,并且没能走出西庄,之后的日子里,我和所有的韩城“囚(xiu)子”一样,有事没事就在西庄的街道上转悠,和小商贩们讨价还价,变着花样做各种自认为可口的饭菜,甚至会在逢七的集市上,买些自己喜欢的碎花布回来,用婆婆的老式缝纫机为出租屋做窗帘,用剩余的小布头为家人裱鞋面鞋垫儿,偶尔也会和门口那些女人们三五成群地光顾街道服装店,买回来的衣服“姹紫嫣红”挂满了出租屋的小布柜子。当然,很多时候,我通常会和几个同事去街道上一家只卖白面饸饹的小店解馋,雪白细长的饸饹浇上滚烫的骨汤,上面放些香菜、葱花和虾米,再调些秘制的辣椒油和米醋,味道那叫一个美呀!小店的名字我已经不记得了,只知道后来他们家因为生意火爆搬到市里的饮食街去了,之后因为距离的原因,我也就很少能吃到西庄街道的白面饸饹了。

时光就这样如流水般淌过十七个年头,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啊!我在西庄这片土地上居然生活了这么多个日日夜夜?!如今的我,早已喜欢上了韩城的馄饨、喜欢上了韩城的羊肉饸饹,喜欢上了我工作生活了十七年的西庄古镇。经常在韩城西庄的两点一线国道上往返,每次连公交司机见到我都会说:“西庄?三块!”有时会遇到朋友的顺风车,他们握着方向盘时总会下意识的问我想去哪儿,而我也总会不假思索的说,“回西庄”,西庄已成为了我生命中的第二故乡,也成为了我的家乡。

看来,人都是惯性动物,那些你曾经不认可的,甚至排斥的人和事,在经过岁月的过滤之后,最终却不可逃脱的成为你生命中的主旋律。

更多>>

站内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