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总编:郭珺执行总编 :姜柏年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散文

散文

寻访西峙寺

2017/4/4   来自:韩城作协网   点击:2525 

 寻访西峙寺

孙胜利

受佛协会张会长邀请,我们一行九人驾车百十里,走进西部原始森林,寻找消逝了近百年的西峙寺。
   
在韩城峰峦起伏的梁山山脉中,除了巍山、香山、猴山、牧山、安国岭,云台山、高祖山等名山外,还有人称五岳的东池山,西池山、南池山、北池山、中池山。关于五池山《韩城乾隆傅志》这样记载:五峙山在县西北。峙在万山中为岑,凡五:深岩邃谷,人迹罕至。北峙最远,去县百二十里,西峙次之,东、南峙又次之(应为中、南峙次之),中峙稍近(应为东峙稍近),亦且八十里,俱有泉,俗名海眼。山多松,中峙尤胜,自麓及岑,青葱夹道,幽绝人寰,今称为五池山。民国三十三年,樊厚甫先生在《乡土教材》中补充说:近年横加砍伐,风景稍逊

 传说很久以前,大禹的父亲鲧劈山凿河时,斩杀了妖蟒的大儿子,蟒妖大怒,寻鲧报杀子之仇。在五台山听谈经文的文殊菩萨与观音菩萨商定,让文殊菩萨五个女儿到这五个地方镇魔,如来佛指派一名高僧为五姐妹选好修建庙院的风水宝地,还为五姐妹封了山都宝座:大姐北玉胆小封为东池寺东阳太山都(在冶户川东窑头南梁);二姐方玉封为南池寺南阳同山都(在小麦川西部顶端);三姐永玉封为西池寺西牛河山都(在冶户川崖底村南梁);四姐平玉胆大封为北池寺北亥幽山都(在冶户川凸沟北端黄龙石台寺南梁);五妹安玉最小放在中间封为中池寺中条明山都(在冶户川东茶场村南)。如来佛要求姐妹五人尽职尽责,永保一方平安。因为五池山均为风水宝地,一般山寺庙院均建在山势耸峙之巅,而五池山均建在万山丛中小岑怀抱的山凹中,藏风取气。因而县志将五峙山改为五池山。县志亦说误,应为,符合真实地理环境。
   
我们要去探访的西峙寺始建于乾隆七年(1742年),距今273年,嘉庆年间重修,解放以后倒塌,随着遗迹所在地的雷寺庄林区成为天然林保护区,封山禁牧,基本上没有人再进入过。走进遗址,四面环山,西边的房子遗迹尚在,一根根雕有精湛仙鹤、飞龙、八仙等图案的石柱横七竖八伏身倒地,残留的主、侧庙山墙,如同圆明园的残垣断壁,面对着来人倾诉着浩劫后的苦难,斑驳的历代石碑更是欲语无言,昔日观音寺教衍天竺”“福利恒沙的匾额不见踪影,整个庙院荒芜破败,到处是野猪觅食乱拱的痕迹,令我们顿感进入无人之境。

张会长讲上次他们来的时候,几通碑文还在,现在空留车辙。同行的光脚师父慨叹说,欲发宏愿修复西峙寺,因为种种限制,终难入愿。此情此景,令我想起唐人王维的《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浊而静之徐清也许当下的荒废是一种美,正如大名鼎鼎的颐和园遗迹一样,我们永远回不到过去。

看来,面对着这仅留遗址的寺院,我们也只能徒发感慨了。

更多>>

站内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