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总编:郭珺执行总编 :姜柏年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散文

散文

扫雪

2018/1/16   来自:韩城作协网   点击:1903 

 

扫雪

 颜忠学 

 

 

 

 

下雪啦,下雪啦,新年到,瑞雪到。新年的第3天,雪花从早上开始,越下越大,连着下了一夜。到了4号早上,雪一下就坐下四五寸厚。“瑞雪兆丰年”,这场雪给新的一年带来了好兆头。雪是好雪。可是“三年不下雪还有怨雪之人”,厚厚的积雪防碍交通通行,特别是城市,街上有厚雪,车辆不敢跑,公交车,出租车纷纷停运,上班的眼看迟到,想办事的急得直跺脚……,市民生活严重受阻。

   这时翻看手机微信,城管局通知启动极端灾害天气应急预案。要求机关干部自带工具上街扫雪,各基层环卫、园林单位,组织所有环卫工,园林工和机械、车辆全部上街上路,一霎时,微信上桔黄色、青绿色刷屏,新城、金城的大街小巷布满除雪的环卫工、园林工和机关干部,还有铲雪车,运雪车,抛洒融雪剂的一些机械和车辆……这样的场面在城内自古到今没见过。

  晚上再翻看手机,都8点半了,那些除雪人还在路灯下坚守着。一会又看到市上公布当日各单位除雪情况的排名通报,才知道全市的机关干部和双管单位全部都参加除雪。市上领导真是为咱老白姓着想哩,心里觉得非常感动,这干部作风也是顶呱呱的。

   5号晌午,我去民政局办事,出门就看到盘河路、乔南路上没雪了。等了一会,102路公交车就来了。撘上车,一路看见街上到处都有环卫工和干部摸样的人在除雪。到了黄河大街,两边也布满了装运积雪的干部和工人。见到一位在园林处上班的熟人跟我说,这两天局里每天要出动160O多人除雪,从早上7点多要干到黑了八九点,把人挣得腰痛哩。但是看着街净了,路干了,各路车都跑开了,也不觉得累了。看着手机上热火朝天的除雪场景,不由想起了小时候下雪扫雪那些事。  

小时侯在农村有一年寒假期间,早起起来也是下了很厚的雪。大人们先是扫院子和大门口的雪。我一起床,还没吃早饭,父亲就叫我跟他去背玉米秆喂羊。他给生产队放羊,天一下雪,把山上的草都给盖严了,不能出去放牧,只得用这玉米杆喂它。父亲背一大捆,我背一小梱,踏着一脚窝子深的雪,一步一滑溜,艰难的把草背到羊圈。刚一进门,还没放下草捆,饿急了的羊们呼啦就围上来抢着吃草,踢也踢不开,只得就地放下,让它们随便吃。如此背了两回草,父亲说草够了,咱回家吃饭。
 回到屋里,还没端碗,“咣咣咣”响起了敲锣声,这就象“听惯了船工的号子”一样,我知道这是生产队长集合人扫雪哩。那时每回下雪,队长都要集合人扫门前公路上的雪,都成了惯例。这公路是从韩城通往宜川,黄龙的,是土路。下了雪不及时扫的话,冻冻消消,消消冻冻,这一冬就不得通车了。扫雪这是义务,没人给工钱,是农民的自觉行动。但是,生产队得给社员记工分付报酬呀。我年龄小,也续上大人们扫雪挣工分。我们扫雪分两组,一组向东扫,一组向西扫,都要扫到和外村、外队的地界接茬处。这样一村接一村,一队接一队,一上午整条公路就扫通了,不耽搁车走。把公路上的雪扫毕,人们才回家“各扫门前雪”,把各家院子、平台和套门口的雪打扫干净。

  看着今个城里的除雪,忆想昔日农村的扫雪,心里觉得暖暖的,真切感到干部们现在真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咱往后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滋润。

更多>>

站内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