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总编:郭珺执行总编 :姜柏年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散文

散文

青石磨子

2019/2/11   来自:韩城作协网   点击:1705 

 

青石磨子

张长录

 

      进入腊月,韩城又一年的灯会精彩呈现。街旁的老树装扮新颜,高楼大厦流光溢彩,漫步在悠长的街道上,倍感国富民安的幸福。看,又一个春节向我们姗姗走来。街道上踱步穿行的人群,把我的思绪带回了生我养我的那片故土,儿时过年那一幕幕朴实快乐的场景犹如昨日故事浮现眼前。那一首首熟悉的歌谣瞬间在我耳旁响起"穿新衣,戴新帽,放起鞭炮真热闹,磨豆腐,蒸花馍,男女老少乐淘淘","有钱没钱,磨豆腐杀猪过年"。

      故土情深,悠悠百年,家乡那一座座亘古不变的山头,那一棵棵历经沧桑的老树,那一片片默默无闻的黄土地,还有那村里坎坷不平的巷道总让我魂牵梦绕,特别是那座青石磨子时刻在我的记忆深处盘踞着。

      回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地处群山深处的故乡人,过着"养鸡为了换盐,养猪为了过年"的艰辛生活,那时每临近春节磨豆腐蒸年馍扫房子是农家人过年必须干的几件大事。那时的故乡连电都不通,青石磨子青石碾子自然而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磨豆腐也就成了家家户户腊月里的一道风景。因为全村只有那一个石磨,圆月般的两个石磨叠加在一起,浑身布满了一道道镌刻的痕迹,错落有致的条纹凝结着先辈人的心血和智慧。下边磨盘是固定在架子上的,它中心有一个主轴直接穿在上边石磨的心脏,就这样上边的磨盘始终绕着那个轴心在拉杆的作用下往复转动,一圈一圈的转动,转动着这里朴实的农家人对新年到来的喜悦,转动着故乡人对这片黄土地的热爱。
        "三九四九,冻破石头",那时腊月里的家乡呼呼西北风顺着巍巍的山峦,在高压气流的作用下一阵又一阵的袭来,村口的千年古槐也被冻的咯吱咯吱颤抖,涝池旁那棵皂夹村上的皂夹壳相互啪打,似在取暖,一片片的枯叶在在西北风的追逐下在村里巷道的角角落落飘起又落下打着旋转。天虽冷,人心热,天刚微微亮全村人拿着各自先天睌上泡好的黄豆便排队进行一年一度的磨豆腐大战。他们首先在青石磨子下边支口大铁锅,在上边石磨的边缘固定着三个拉杆,拉杆一圆圈均匀散开,一拉杆由两个身强力壮的大哥哥掌托。掌勺的永远都是我家大伯。在我的记忆里大伯永远穿着那件没有纽扣的黑棉袄,只要到冬天,无论是啥时候都是衣服一合挷一条长长的腰带,那条腰带在我的眼里就好似一个聚宝盘,每次见到我都会重复那句话:"狗娃,过来"然后从腰带里取出不同的好东西,所以我至今印象特别的深刻。

       大伯的铜勺就是大战的指挥棒,随着大伯舀一勺浸泡过的黄豆倒入石磨上边的小孔,顺势在石磨上边剐两下,紧跟着"打活了"粗旷的号令在石磨上空响起,这个时候才是大战最精彩的时刻。各自拉杆的大哥使出全身的力气,你拉我推,我拉你推,在一股股朝气蓬勃的力量下,青石磨子高速的旋转起来,一颗颗的黄豆瞬间粉身碎骨顺着石磨的缝隙缓缓流下形成一道道白色的瀑布。哥哥们谁也不偷懒,谁也不服输,说着笑着,铜勺也在大伯的手里加快了速度。兴致一起,大伯便放高噪门"八百里秦川土飞扬"的大秦腔便会响起,为各位卖力的哥哥们加油打气,整个小山村便沸腾了起来,美妙的交响乐飘荡在山峦间久久不愿离去。年幼的我望着眼前的个热闹的场景似乎在欣赏一部精彩绝伦的影剧,现在回想才知道为什么那时是那样的吸引我的眼球,因为那时真真切切的全村一家亲。

      磨豆腐是整个流程中的第一道工序,紧接着是对豆浆进行过滤,村内的三婶精干利索,她是这项工作的负责人,二伯这个人比较木讷就只能干烧火这等苦差事了。大伯永远都是全村的领导全能型人才,会杀猪会炒菜只要村里有红白喜事他就是掌勺的大厨,他还总是时不时趁主人不注意塞给我一把花生米。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点豆腐了,它可是一项技术含量高的活路,全村人只有大伯有绝招,点的豆腐又白又嫩又好吃,所以技术活他大包全揽从无丝毫的怨言。每当这个时候全村的小孩就会拿着碗筷在大锅旁敲的珰珰响,这时大伯就会把我们的小碗盛满,蹲在地上你一口我一口便是一顿美味佳肴。

       如今的故乡,再也看不到儿时过年的那一幕幕暖心的场景了,儿时的大哥哥们已经都是满头银发了,大伯、二伯、三婶也已经走了多年,村子变的冷寂荒芜。但是故乡的一切始终萦绕耳旁,牵挂那守护在村口的千年古槐,牵挂大伯家那已经破烂不堪的土坯房,那条坑坑凹凹的巷道,还有被遗忘在村巷角落里那布满灰尘的青石磨子。

更多>>

站内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