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月的果园沉醉 |
2016/8/23 来自:韩城作协网 点击:1255 |
在八月的果园沉醉 郭珺 又是葡萄红熟的季节。菜场、超市甚至街头巷尾,都有农人小贩,或摆摊或拉车提篮地在出售着地里的果实。在这个万物生长繁茂的季节,红红的抑或略带青绿的葡萄张扬着魅惑,以酸酸甜甜的方式诱惑着人们的眼球。 夏季日长,红红的太阳挂在头顶。8月的龙亭原上,玉米等庄稼正在蓬勃生长,空气中熏染着浓浓的成熟味道,身边的田野里,别说庄稼,连草木都长得葱茏茂盛,绿翠喜人。 礼拜天下午四点多,冒着带有几分执意毒辣的太阳,还有秋暑带来的昏沉,携同朋友再次走进了神农果园。两年多来,因为职业原因,到神农果园去了也不下七八次之多了,但都不在收获时期。刚开始是葡萄树还小,不到结果时期,后边又因各种原因,错过了采摘时节。 葡萄架搭起的凉棚下,神农果园园主孙文凯正带了两个朋友准备进棚。凉棚的东边是大棚,西边和北边是一望无际的几百亩露地葡萄。太阳底下,未成熟的葡萄反射着一种绿得冒油的光泽,随手摘下一颗放进嘴里,从味蕾入心的酸味,霎时驱散了夏季头脑的昏意,头脑一下澄明起来。 露地的葡萄7月下旬成熟,而从6月开始,本地大棚里的葡萄就上市与大家见面了。神农果业园种植了600多亩的各种葡萄,其中大棚有 亩。进入8月下旬,棚里的葡萄基本上已到了收获末期,但还有上些红宝石等高档葡萄大棚里。为了品尝美味,还是决定到棚里一行。正是秋伏时节,外面的温度三十四五度,咬了咬牙,猫腰跟着孙文凯钻进大棚里。迎面扑来的热气,让人的呼吸霎时一滞,浑身的汗珠便如雨点一般,洒落在同样冒着热气的地面上,眼睛也带上了雾气。看看棚里的温度计,直指四十二度的高处,我们在棚里呆上几分种就受不了,不知那些每天在棚里劳作的工人们,是如何度过这日复一日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看来,这美味好吃的东西真的是来之不易,是用滴滴汗水换来的啊! 葡萄,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果树树种之一,也是人类最早栽培的果树之一。葡萄的植物化石发现于第三纪地层中,葡萄原产于亚洲西部,如今在世界各地都有栽培。中国对葡萄的文字记载,始见于《诗经》。原生葡萄统称山葡萄、刺葡萄等,也叫野葡萄。葡萄在《史记》中写作“蒲陶”,在《汉书》中写作“蒲桃”,《后代书》中写作“蒲萄”,可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人工种植的葡萄园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说:葡萄,汉书作蒲桃,可以造酒入酺,饮人则陶然而醉,故有是名。其圆者名草龙珠,长者名马乳葡萄,白者名水晶葡萄,黑者名紫葡萄。汉书言张骞使西域还,始得此种。而《神农本草经》已有葡萄,则汉前陇西旧有,但未入关耳。由此得知我国栽培葡萄甚古,品种也多。葡萄有舒筋活血、开胃健脾、助消化等功效,其含铁量丰富,在炎炎夏日食欲不佳者,常食葡萄有助开胃生津,补血益肝。 走在溽热逼人的大棚里,一边在孙文凯指导下采摘品尝着成熟的葡萄,一边听着他嘴里繁复的夏黑、8611(无核王子)、维多利亚、绯红、阳光玫瑰、户太8号、魏可、金手指、黑玫瑰、红地球等等优良葡萄的名字,在增长学问的同时,也对他的精神产生了由衷的敬佩。 在这块荣获陕西省著名商标的生产葡萄的土地上,土壤是沙质的,利用蓬蒿架栽培的,葡萄是依靠自然阳光生长的,是不施有害农药果实自然着色成熟后采摘的……听着这些话语,感受着彩妹牌无公害葡萄的纯正甘甜、馥郁芬芳滋味,生活的美好味道也就如影随形地渗入了四肢百骸,浑身的汗水也似乎在悄然间消逝了,心,也从日常的劳累中解脱出来,变得敞亮了。 带着亲手采摘的新鲜葡萄出棚,坐在四面透风的专为游客盖起的凉棚下,品尝着神农果园自产葡萄做的葡萄酒,舌尖嘴角的甘甜,让人想起王翰那首脍炙人口的《凉州曲》。虽然只是小口细啜,细品慢饮,缺少了西北的塞上风光和战争情景,没有夜光中的葡萄杯,也没有激昂兴奋的开怀痛饮和一醉方休,但葡萄美酒的绝世风味,一样让人兴致高昂,一样让人深深迷醉。 看着满园的葡萄,品尝着刚刚摘来用井水冰好的葡萄,喝着醇香四溢仿佛能够让人羽化成仙的葡萄酒,感受八方吹来的田野凉风,果香酒香盈怀满袖,人,也在八月的果园沉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