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来客解开(程家大院)程袁联姻之谜
程梅
今年九月,关闭很久的韩城程氏老宅世科第仪门敞开了,它和程氏后代一起,迎来了一位远客——东北辽宁的袁明军先生。
袁明军是袁保龄(1841-1889清二品顶戴)的曾孙,而袁保龄系我曾祖程仲昭(光绪15年二甲进士)的岳父。袁保龄是一位非常清廉、勤勉的官员,他一生的主要政绩是北洋海军旅顺港的建设工作。当时,面对历史罕见的浩大的海防工程以及前任留下的隐患,他亲力而为,呕心沥血。在完成旅顺港工程后,他积劳成疾,病逝于任上。2015年11月,深圳晚报刊登了北洋海军研究者舟欲行的文章《旅顺欠他一座碑》,文中大力褒扬了袁保龄为北洋海军旅顺港建设工作做出的贡献。
以前,在韩城一直流传着程仲昭娶袁世凯的胞妹为妻的说法。实际袁保龄乃袁世凯的堂叔,程仲昭所娶的第三房太太是袁保龄的大女儿袁世慧。准确地说,程仲昭所娶实为袁世凯的堂妹。
根据袁母高太夫人墓志铭记载,袁保龄共有三个女儿:大女儿袁世慧嫁韩城程仲昭;二女儿袁世英嫁曲阜孔令誉(孔子后裔);三女儿(现还未查到姓名)嫁合肥刘铭传(台湾首任巡抚,有台湾洋务运动之父和台湾近代化之父之誉)三子刘盛芾。
从当时的社会地位看,孔、刘两家地位之显赫,远远高于程家。可以想像当时袁家把程仲昭选为大女婿,肯定是看中了程的博学有才、年轻有为。在韩城程氏老人口中流传着一段佳话:当年程仲昭无暇看戏,一心构思文章,正好碰上袁家亲戚。袁家亲戚一下相中程仲昭,便穿针引线成全了程袁姻缘。
我的曾祖父程仲昭,字郎川(1854-1928),光绪5年(1879年)乡试考取举人,光绪15年(1889年)参加三年一度的殿试,考取二甲122名进士。曾在安微几地任知县、知州等。光绪末年,他弃官归里。1910年被推举为韩城县商会首任会长兼盐局总理,直至逝世。1912年兼任韩城县议会副议长。随后,整理完成《程族八甲分支谱》,以石印告成。1923年至次年五月,受时任韩城知事的赵本荫之托起修编纂完成《韩城县续志》(后人也称“程志”),该志书于1925年出版发行。
以前只是听说,我的曾祖父曾娶袁世凯的妹妹为妻,可是没有见到文字记录,在网上也没有搜到袁世凯妹妹的记录。直到有一天,有一网名为“辽中老朽”的网友在我的博文《追祖溯源》中留言:“拜读您的博文,知您是程仲昭后人。程仲昭的岳父袁保龄(阁学公)是本人曾祖父!我是项城袁氏十五世孙,家字辈.......”后来他给我发了他曾祖父袁保龄的资料,和袁保龄三个女儿婚嫁的情况的资料,我这才确切地知道了曾祖父娶袁世凯堂妹的事。
袁明军能够来韩城寻亲,也算是我牵的线。他说,如果不是认识我,他是不会贸然来韩的。而韩城亲戚们听到袁要来韩的消息,觉得在人海茫茫中竟然找到了袁氏的后人,感到非常神奇。袁明军原来只打算到韩城看看程家的老房子。可临来之前,他在网上搜了搜,没想到韩城小小之地竟有不少名胜古迹,令他非常向往,便决定多住几天。
9月4号晨,袁明军在程氏后人的陪同下先是祭奠程氏祖先和其姑奶袁世慧,并敬献花篮。随后,在程仲昭孙程玉庆等程氏后人的陪同下来到程家老宅,一直在程家大院住守的程仲昭曾孙程谦杨在世科第热情地招待了远方来客,程氏家族后人也从城中不同地方聚集在世科第,大家欢聚一堂。
袁明军对程家大院颇有兴趣,在程氏后人的引领下兴致勃勃地参观了老房子。
西偏院进士第曾是父亲生活的地方。文革初期我和弟弟回去过一次,当时伯父一家就住身后的房子里,因此我对这个院子有特别的亲切感。那时的院子是相通的,还记得伯父领着我和弟弟去做客,他领着我们往东走穿过两个门洞就到了现在的世科第大院。幼年的记忆是依稀的,记得院子很大,从这边的院子往北走出了门就到了另一条街。记得院子里还经常有一堆人排节目呢!晚上睡不着的时候,我娘还会给我讲好听的神话故事,那时感觉娘的故事真多,讲也讲不完!
堂弟建扬、翔也在这院子里长大。
东偏院清平乐是改琴、改娣姐妹俩从小长大的地方,在院子里留影她们感到非常亲切。记得前几年来韩城时看到东偏院内还有一尊曾祖父程仲昭写的碑文,很是罕见。
随后两天,袁明军在程氏后人的陪同下游览了韩城的名胜古迹。
袁明军结束了他愉快充实的寻亲之旅,从韩城回到东北老家。到家后,他第一时间发来消息,表示对韩城亲戚们的感激之情。同时他也表示,以后会和程氏后人一起,为程家大院的保护、修复、开发和利用工作多做努力。和我们程家后人一样,他更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程家大院能够成为韩城的一个民居旅游胜地!
(在此对提供程、袁家族历史资料的程喜庆、袁明军表示谢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