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书香浓浓 ——韩城作协2016年年会有感 |
2017/2/15 来自:本站原创 点击:1035 |
今夜,书香浓浓
——韩城作协2016年年会有感
刘琳 虽然给澽水文学投过几篇稿子,并且被采用,但,一直不认识总编辑郭珺老师。记得在去年的11月份吧,经老同学孙益春介绍,认识了孙宏恩老师。热情豪爽的孙老师邀我进去《观心文创》,于是认识了朴实善良(文章)的吉萍妹妹。吉萍妹妹给了我郭珺老师的微信名片,这才有幸进入了作协微信群,这才有幸参加正月十六晚的作协总结会,有幸认识群中间的各位老师,有幸和各位老师交流,有幸向各位老师学习!
吉春老师送我一本他写的长篇小说《黄楼梦》,还没来得及拜读,光看他续写司马迁《史记》65万字,出版《司马迁年谱》,《千秋太史公》等等25部作品的简介就让人敬佩;吉老师用亲切朴实的韩城话和大家聊天,说他从年轻时就喜欢文字,就坚持每天早晨5.00起床,坚持在8.00上班之前写下3000文字,并且一直延续到现在。可以想象,70多岁的老师读了多少书,写了多少字,下了多少苦!老师的渊博的知识,顽强的毅力,持之以恒的精神,真的让人佩服,真的值得我们这些晚辈们学习,再学习!
于艳华老师,猛一见,一位文静,典雅,气质非凡的老师。不由自主想起了一篇文章《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是的,读书并不能给容颜带来根本改变,而同样的一张脸,会因为读书而沉稳,坚定,从容,显得和平而可贵。读书多了,人会和颜悦色,真可谓“胸有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于老师送我一本她刚出的诗集《三叶草》,有100多首诗歌,分绿、情、行三部分。老师说:“梦想,在岁月的脚步中,一次次被踏碎,惆怅,被生活的烟雾笼罩,为了生存,我一次次把梦想,高阁成为另一个星球的词汇,被忙碌一次次封杀,如今,梦想的阳光,终于照进生活”——老师把自己的梦想,写进生活,写进诗歌,写进书本,梦想成了书香,成了她永远的气质,成了她永远的风韵!
还有张申老师。前段时间在作协微信群中间看见一位叫“逸夫”的老师发的一篇文章《不忘初心,写点诗词》,文中这位老师对诗词的热爱和学习写作的精神,真的让人佩服!我看完后当时就给老师竖起大拇指,然后说:“向老师学习,学习精神,学习知识”。今天见到老师本人,听了老师对格律诗的讲解,受益匪浅。还是那句话“向老师学习,学习精神,学习知识”!
还有薛文惠老师,程维功老师,刘景光老师,薛云平老师,袁宝宇老师,郑惠文老师,焦大康老师……这些老师,有的年过七旬,有的不惑之年,有的大学刚刚毕业;有公务员,有个体户,有农民,有企业员工;有的已经退休,有的还在职,可在这里,只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写作。感谢韩城作协让这些有缘人聚在了一起,相互认识,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基础,是一个国家的信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我们每个人,都是城市的一个分子,都是国家的一个成员,都是民族的一份力量,希望我们在韩城作协的领导下,闻着浓浓的书香,迎着时代的正义之风,阔步向前,写出无愧于韩城这个伟大时代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