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袁宝宇
“佳节清明桃李笑”,“雨是郊原草木柔”。
暖阳,晴空,轻风,春燕呢喃,草木回春,万物萌发,一切均欣欣然,令人神往。小草伸展开了柔弱的胳膊,大树展出了婴儿般的嫩叶,各色花儿氤氲着娇羞的面庞,河边的柳树垂下了嫩黄的丝绦。轻盈明朗的天地间,一弯澽水,或碧波潋艳的南湖,亦或是风景优美的司马湖,波光粼粼的水面泛起了柔和的春光,韩原的春色竟如此之令人叹为观止。水韵韩原,江山多娇。真可谓:春光明媚湖光美,万物复新景相宜!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总是与细雨紧密联系在一起。不缓不急的蒙蒙细雨中,升腾着淡淡的雾霭。和风细雨,细柳轻拂,戴斗笠的牧童牵着牛,手执鞭儿走在乡村的小路上,一幅天然的水墨画跃然纸上。斜风冷雨,衣衫濡湿,身体发寒,“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飘雨,来得也真是时候,像抛洒的眼泪,也给这个节气带来了一丝悲凉的气氛。也许只有这种气氛,才与追思失去亲人的情怀相吻合。苏轼《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云:“桃花粉红杏花白,雨打花枝树树开。行人面上悄悄下,几家坟头哭声哀。” 白居易《寒食野望岭》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这清明时候的萧杀,思亲念亲,怎不让人伤怀?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农耕农忙,播种的是希望,是希冀。
在这季节的嬗变中,生生死死,湮灭与辉煌,一切自然而真实。追忆故人,撒播希冀,放飞梦想,生不息。中国自古就有放风筝、抖空竹、拔河、蹴鞠、斗鸡、荡秋千等习俗。为的是健身养性,人与自然亲密接触,和谐相处。
清明,一个哀思的日子,也是播种希冀的季节。在追忆故人中满怀感恩,在追思亲人中重扬生命和希望之帆……
让我们感恩所有的亲人,感恩这来之不易的生命吧,让我们像这活泼泼的春天一样,活出自己的精彩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