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行鼓 |
2017/6/1 来自:韩城作协网 点击:1152 |
韩城行鼓 惠超龙 用心灵去聆听这慷慨激昂、大气阳刚的韩城行鼓,是酣畅淋漓的心灵洗礼,是荡气回肠的朝圣之旅,是追根溯源的寻根文化。 天高地迥、天地玄黄。以滔滔黄河为背景、以巍巍龙门为背景,太阳是金黄的,河水是金黄的,土地也是金黄的,茂腾腾的黄河汉子们赤裸着上身,奋力挥动着鼓槌,飞扬着生命的张力,舞动着昂然的身躯,龙腾虎跃、慷慨激昂,那跌宕起伏的鼓声,诉说着五千年来一路走来不低头的的苦难和骄傲,鼓声如一路高歌、一往无前的大河,一会儿,鼓声低弱了,犹如在冰封的河面下滴水融冰、窃窃私语的涓涓细流,一会儿高亢了,犹如河出伏流、一泻汪洋的肆意奔放,激情燃烧时,如石破天惊天崩地裂般地癫狂,激情退后,如分娩后欣赏婴儿的母亲般静谧安详。 用心灵去倾听这植根于黄土高原上的、充满生命,张力的鼓乐,渐渐地,我如同来到了耶路撒冷的哭墙,来到了松柏森森的黄帝陵,感同身受着养育着我们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的苦难和辉煌,在五千年前的悠悠岁月里歌之咏之、忘我徜徉—— 我仿佛看到了沧海横流、砥柱人间的大禹,强忍着心中的痛楚,发下平息水患的宏愿,任凭衣衫褴褛、胼手胼足,不管风餐露宿、山高水险,怀揣着赤诚肝胆,以殉道者的虔诚和庄严,和千千万万个黄河汉子手挽着手,肩并着肩,用一双双龟裂血痕的大手、开山凿石、疏通河道,熊熊火焰照亮了夜空,浩荡号子震撼着天地……八千里路云和月,一生功名尘与土, 大禹治水、至于龙门永远铭刻在我们民族灵魂记忆的深处…… 我仿佛看到了舍生取义、一身肝胆的《赵氏孤儿》,在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之际,众人噤若寒蝉,人间自有正气——两位义士倾身而出:一位捐躯赴国难,临难不苟免;一位义士强忍着丧子之痛,背负着卖主求荣的耻辱和罪名,呕心沥血抚养遗孤,…………赵氏孤儿演绎着人间正道是沧桑的真理,成了我们这个民族永不磨灭的记忆。 我仿佛看到了神情坚毅、奋笔疾书的太史公,那原本出身于名门望族,自周代以来就“世胄蹑高位”的煌煌太史公啊!居然“怜才遭斧钺”!!他何曾不愿血溅墙头、一雪前耻?!可念及父亲临终前的殷殷重托,想到“人终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太史公就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隶字……担当著史千秋事,何计生前身后名,那皇皇巨著中的志气和精神,融汇润泽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血脉和骨节里,那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用心灵去聆听这慷慨激昂、大气阳刚的韩城行鼓,在这风声鼓声春雷声声声入耳中,你会酣畅了生命元气,荡涤成返璞归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