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总编:郭珺执行总编 :姜柏年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散文

散文

老城断想

2016/2/19   来自:韩城作协网   点击:1853 

                                         老城断想

市文体广电局 程永庄

 

我出生在山底农村,儿时最大的希冀便是进城,因为城里青砖灰瓦的街房鳞次栉比,而且那堂皇屋宇下,还有平日我在村里见不着的好吃的、好玩的。

每每牵着父亲的衣角胆怯跨进南关,在衣著漂亮的城里人中间穿行,我总会被眼前的眼花缭乱勾扯得两眼放直,吵闹着要这要那。于是就可吃到二分钱一个、加了糖精的冰棍,八分一碗的素面,三分钱的醪糟,但多半我的要求不会得到满足,因为父亲兜内时常没钱。故尔更多的时候,我只能在街隅旁的石条上呆坐,看父亲担着蒸熟的红薯,掰来的香椿芽菜,仰或其它能换钱的东西,在来来回回的人群中售卖,然后再打上点牙祭。

记得那《朝阳沟》的豫剧电影,我便是帮电影院扫完院子,才和小伙伴看到的。记得有一年父亲拉我和妹妹赶集,刚到学巷口,迎面走来一个卖花生的,我俩嘴馋的实在不行,上去一人抓了一把,这下卖花生的不干了,非逼父亲买了一些,而这也成为我平生吃到落花生的最早记录。现在回想起来,那样逼着父亲是很不孝的行为,但其时我确实难禁诱惑。

由此我很早便学会了做小本“生意”。家里的鸡下蛋了,我们用布兜一提,走到涧南路口便有矿上骑车的撵着来买,八分钱一个能换一本作业本。要是提来不下蛋的公鸡,自然更受工人们欢迎。我那养得肥嘟嘟的兔子,便在我的“生意路上”,在天桥商店门前,让城关中学路过的体育老师以2元钱买走了。

这以后我更在南门里的收购站卖过挖来的药材,拾来的废品、废铁。农村生产责任制后,寒暑假、礼拜天我也经常随姐姐、哥哥去城里卖菜和瓜果,这样的经历一直延续到大学毕业,因为我相当一部分学费便是这样来的。

困苦能磨练一个人奋斗的意志,正是孩童时代的艰苦,才使我始终更加努力。每每进城,发现原来我们确实很土。那城里人可以脚穿铮亮皮鞋,悠闲穿梭在商店、电影院,而我们乡下人下地干活,只能穿自家做的粗布鞋,谁要皮鞋上脚,土里一踩立马便脏的分不清颜色。而尤为不同的是,我们乡下人整日东山日头背到西山,风吹日晒,脸黑皮肤燥,头发带土乱糟糟,但那城里人却凉房底坐着,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无论男女个个都保养得白白净净。尤其那城里的女孩,皮肤光滑细腻,总有穿不完的漂亮衣服。夏天她们可以光胳膊小腿露在外边,炫耀地穿着花裙子显摆,展示自我的优雅。而我们村的女人,却无论怎么涂抹都掩不住那晒得乌黑人胳膊肘子,膝盖也总沾着洗却不去的灰尘。

于是我努力想改变这一切,但家里没靠山,我只有好好念书,知识改变命运吗。庆幸的是老天也非常眷顾,我发愤考上高中和大学,学校毕业后也做了虽挣钱不多,但却终于可以在城中讨生活的工薪族。而更为庆幸的是,我学的是文史,也进了文化部门做事,而自己更喜欢钻研,经常闲转在古城大街小巷,我才发现,原来我们的城那么美。它远在隋唐就已开始修筑,明崇祯时,邑人薛国观更以韩城为兵防要塞,奏请朝廷拨款,发动城中缙绅与商民捐款,将土城全部予以砖砌,因固若金汤,历来有“金城”的称谓。

穿行在古城的店铺街隅,随便捡起一块砖头瓦块似乎都能勾起一大堆往事。同学在城区办的大院里上班,我进出无数次,后来他们单位要搬迁了,才知道那里竟是清乾隆状元——王杰的府邸,现在要保护他们单位得迁走。就是那办事处南边不起眼的解家小巷,细究起来明清也出了十一位进士。而那烈士陵园进山的牌坊,听说乃我程家祠堂所有,原在程家巷口,上世纪六十年代修建烈士陵园才迁于此。

这古老的城,简直就像一座巨大的民居建筑博物馆,那悠长的金城大街,你从南走到北,仿佛便把韩城上千年的历史看完;那幽深的七十二条弯弯曲曲小巷,你走进去,每一处都能让你乐而忘返;那深藏于小巷深处的达官显贵、富商大贾故居虽已没落,但透过高大的走马门楼,精美的雕刻建筑构件,以及显示屋主人身份地位的“十马高悬”、“父子御史”、“明经第”门楣题字,你仍能想象这里往昔的车水马龙和尊崇荣华;那文庙、东营庙、城隍庙三庙贯通的古建筑群,虽未显京华宫阙的堂皇,但屋宇栉比、古柏参天、碑石林立也折射出了这座古城的不凡;那剥落的

毓秀桥石柱石墩,那落在民营医院中的民国图书楼,那仍住着人家的名人故居,那修葺后的县衙大堂、闯王行宫、九郎庙、金塔……,仿佛都在灵动着一股超视界的力量摸不到,也感觉不到,但却已渗透到我的血液,成了我此生难以割舍的情结。

为此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韩城旅游仍不愠不火的时候,便萌生了能不能把古城也开发出来,就像当时已十分火爆的平遥古城那样供游人参观,把韩城旅游这篇文章再做大些。而恰在其时我也欣喜看到,在有关方面的重视下,古城正悄然发生着变化,文庙、东营庙、城隍庙原来占住的单位、学校已陆续迁走,不合古建风貌的现代建筑也相继拆掉,三庙贯通维修后重新对外开放,形成了我市新的对外开放景点。

这以后,我们更是利用国家名城保护专项资金,实施了金城大街提升改造,取掉柏油沥青路面,改铺了石板路面、条石道牙,征集古今对联,书写悬挂在沿街门面,以隍庙巷为中心的古玩、石刻艺术品销售市场,也在古城恢复原貌后,得以逐步发展起来。《韩城古城》书籍、画册、影视专题片等也相继出版。金城,这座千年的古城,历史文化气息愈来愈浓。而更为可喜的,市上还成立了名城保护、金城文管所等机构,对古城的文物、民居进行挂牌保护,街巷标识命名,有不合古建风貌的乱搭乱建也加强执法。我至今仍清楚记得,原在一起工作的一个女同志,娘家便在金城莲池,她娘家侄子当时翻修家里房子,要加盖一个二层,立马便被城建部门予以叫停了。

但我们的古城旅游却仍未火,古城这篇文章似乎仍没做大。而恰在其时,韩城提出投资50亿打造古城的大胆设想,我为此很是激动了一番,幻想着我们的古城也许再有三、五年便会凤凰涅磐,游人如织,但却……

而这几年利用节假日,我也造访过包括山西平遥古城、王家大院,四川阆中古城,省内风县、榆林老街、延安民俗村、西安曲江等一批历史文化街区,极力想弄清我们的古城旅游究竟为啥还不火。这样的答案,有时我感觉似乎找到了,但过后却又思绪茫然。只有偶尔的一次,与朋友相携站在西安熙熙攘攘的回民街时,我的头脑才猛然灵动,原来我们一直在模仿,但却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曲江固然成功了,但它有汉家威仪、盛唐雄风支撑,有大西安都会城市突飞猛进的房地产业拉动。以乔家大院为典型的山西大院(古镇)火了,是因为人家做足了“晋商”这块牌子,平遥古城又连续举办了十多届的国际摄影展。而眼前的西安回民街虽不大,但它的美食却令每一个到此的游客馋涎欲滴,它已成为我们陕西民俗旅游的一块金字招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也许我们的古城便如作文一样,既要大的谋篇布局,也要在细微之处精雕细刻,进行氛围的大力营造,把我们韩城的地域民俗特色尽量挖掘出来。你比如,我们的羊肉饸饹以辣出头,西北一绝,而过去最好的饸饹馆便在老城,操场口梆子挲的饸饹好吃,这在韩城几乎家喻户晓。再比如韩城的羊肉与外地吃法大不相同,但我们现在最好的羊肉馆却在薛村、新农、大鹏,外地人来韩城根本找不着地方。其它的比如羊肉煳饽、油酥角、芝麻烧馍子、南糖,现在老城还偶有经营的老店。

我们发展古城旅游,能不能从这些地方风味小吃入手,在古城开发饮食一条街,召集一批老字号进入,就像重庆的磁器口,一个陈麻花年收入即可达数千万。可惜我们没人瞧得上。老城要搞一个商业综合体,我闻讯转了,销售楼盘的工作人员许是久无人来,看见我便兴致勃勃,什么我们这里将来有麦当劳、汉堡包、咖啡屋,介绍了一大通,我听得实在不忍,问了句:“你们这里将来有卖凉皮子的吗?”售楼小姐听后噗嗤一笑,她可能笑我土,而我却认为吃洋快餐的绝不会上这儿来。

这之外,还可以把古城那么多隐藏在小巷的名人故居,稍事收拾开发出来,既然人家山西都打“晋商”品牌成功了,那我们能不能也打文史之乡“耕读传家”这块金字招牌。把王状元的万字院、程仲昭的十四连院、十马高悬、父子御史等一批达官显贵的宅院开辟出来,作为科举缙绅的展览馆;把隆盛和京货铺、木厂、炉院,协意诚、万盛园等一批商业老字号,永兴药店、吴家砂药、丁家中医等一批医馆,醉仙居、新盛园等一批酒肆饭馆重新开办起来;把县衙大堂、龙门书院、萝石书院开设成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把过去一些大的国营商业用房统一规划,做为集中展示韩城农耕文化、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场馆;把天桥商场、大楼等一些后来时代的建筑恢复起来;把人民公社、农业社时期一些生活场景复原到古城。努力使古城成为浓缩反映韩城上千年民俗文化的场所,集中挖掘其中文化内涵,力求体现韩城地域特色。

曾经的古城,在我们的记忆里正在漂白淡化,我不想它完全成为逝去的过去,所以写了这些文字勾起大家的回忆。我这些建议对于古城旅游也许还有些价值。那曾经的古城,操场有成衣市场时,我记得很是热闹红火,连附近的贾巷、高巷也门庭若市。现在我去古城,却明显感到人没有过去多。所以每次去西安开会、办事,我都去回民街转转,我不了解西安的有关方面都为它做了啥,但我却看到满街的人头攒动,以及它周边钟楼、鼓楼晚上的霓虹灯闪烁。

但愿我们的古城,不久也会成为一座流淌千年风俗的旅游胜地。

 

上一篇:淬火时节
下一篇: 花灯影里过春节
更多>>

站内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