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晓奇的“工匠精神” |
2017/1/3 来自:韩城作协网 点击:1020 |
薛晓奇的“工匠精神”
于艳华 物管处贴出通知,12月旧楼换下水管道。对门小刘是个热心人,她看到消息,就挨家通知我们楼上的10户人家。在家的敲门告诉一声,没在家的打电话千方百计联系到。 换下水管道必须单元统一行动,缺一家都干不成。小刘通过一个星期的联系,总算是通知到了。12月10日开始换下水管道,先开始从单元的东边五户换,有三天时间,再轮到单元的西边五户换。我提前两天把卫生间和厨房里的东西整理好,12月14日,三位师傅在我家卫生间搭好架子,用电锯把铸铁管锯到三分之二后,就用大锤打掉,一位师傅扶着,另一位师傅搬走,基本是一天拆除掉,到下午五点结束。 铸铁排水管是上个世纪90年代老房子安装的,到现在已有26年了。卫生间和厨房的下水管道是铸铁的,内壁有毛刺,极易挂粘,加上时间久,内部不均匀生锈变细,导致排水管排水不畅,听维修师傅说15年就要换,更何况都26年了。 第二天开始安装PVC下水管道,解决全屋的排水问题,含卫生间,台盆下水,卫生间淋浴下水,坐便器下水,厨房洗菜盆下水,洗衣机下水。来安装下水管的也是三位师傅,一位师傅在梯子上负责组装,其他两位负责按照尺寸切割,拌水泥粘贴。总管是薛工,他先上梯子拿着管子演示接口的安装,尺寸,角度,耐心指导着徒弟和工人。
整个PVC下水管道安好了,我请薛工给厨房洗菜的池子下安一个软管,他亲自去买,买回来安装上,型号正好吻合。我很佩服他的业务熟练,对材料了如指掌,要是我去买,那卖材料的大门我都找不到,更别说型号了。 我不懂建材,厨房里洗菜的水龙头用了多年,不用劲拧,那把柄就掉了,朋友给我拿来个新的,正好请师傅来安,结水龙头是坏的,薛工建议另买个新水龙头。我请侯老师的姐姐去五金商店买回,谁知又遇到麻烦了。我要洗衣服,洗衣机的接口和水龙头不配套,我又给薛工打电话,他说你还得换水龙头。我带上原来的水龙头和新买的水龙头,去五金商店,商店老板看后说,你买的水龙头没有带和洗衣机相配合的水嘴,我才恍然大悟。在老板的介绍下,买了一个泉州水龙头,老板说放心吧,这个质量好。买回来又给薛工打电话,请他来安,他电话中说,不能马上来,有个单元下水道堵的厉害,正在抢修。晚上七点多,薛工来了,他说才修完下水道,正在这时,卫生间新安的水管子有两处漏水了。薛工不顾水流,站到凳子上调好了,水流到他的袖口里,他说:明天再让工人师傅修一下,接着来到厨房,把新水龙头换上。 薛工领着他的团队,管施工,又管技术,活路安排,大小事都管,这人给我的印象是很敬业,很平和,我从他身上,看到了一种敬业的工匠精神。他领着自己的团队干事,自己亲力亲为,登高爬下,言传身教,不辞辛苦。细微之处见精神,我去外面倒垃圾,都中午二点多了,薛工还坐在他的工具车上,我让他到屋里坐坐喝水取暖,他说他在等徒弟回来安排活路,其实是为了赶活。他的徒弟一点半吃过中午饭回来都快三点了,薛工才去吃饭。 真正的工匠精神,不是单单回到传统,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这次安装的PVC塑料合成水管,就要有好多新知识,我看他边干边教,水管的切割尺寸,水管的接口知识。并边干边总结,漏水的原因要查到,密封圈要摆正,还有搅拌的水泥兑水的比例等。
我们单元拆装下水管道的任务完成了。薛工他们已转移到对面楼去施工。被他们的“工匠精神”感染,因为他很忙,我在晚饭后七点多钟给薛工打电话,和他谝了谝。我问他是学给排水,还是学工民建的?是否退休了,从原来的工作中脱离出来,转而做自己喜欢的事?他说:“我们就是一支农民工队伍,我十八岁就开始干,一直干到现在,干了有二十多年了。”我说你业务很精通呀!他说技术含量不高。这是他谦虚的说法。我把话题转到问薛工你还没吃饭吧?他说正吃着呢。从外表看他有六十多,但他实际才四十六。他叫薛晓奇,最早在一三一地质队干了一年多,然后自己干了二十八年。他老成持重兢兢业业,二十八年如一日精益求精,对工作一丝不苟。 一则报道说:截止20XX年,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为什么这长寿企业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是一种偶然吗?他们长寿的密诀是什么呢,研究者发现,是一种精神,那就是“工匠精神”。比如大国工匠胡双线,在三十五年里加工过数十万个飞机零件在这里没出现过一个次品,精细到何种程度。 在市场喧嚣的社会大潮中,薛工就是这样的工匠之一,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废寝忘食,以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的精神,传承着工匠精神。薛晓奇他们中国的农民的朴实善良,向我们证明了劳动之美,创造之美,也为我们的生活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让我们感恩薛晓奇他们的工匠精神吧,能将毕生岁月献给一门手艺,其实也是一种自豪吧! |